张仲超
上海的乐女土不久前生了孩子,在家坐月子时,推销电话接连不断:“要买喜蛋吗?”“给孩子做枝胎毛笔吧?”。这不仅使乐女士无法安心休养,而且使她感到恐慌。是谁提供了她的隐私?答案应该是医院。然而,院方的回答却不痛不痒:医院是坚决禁止泄露病人资料的,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医生违反纪律的可能性。我们会严抓这件事,谢谢你反映的情况。 消费者这种隐私权受侵害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。无论是打到家里的推销电话,还是寄到家里的各种宣传资料,地址、姓名都准确无误。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是通过哪些渠道泄露出去的?一般很难拿出有力的证据,因此防不胜防。 有些消费者向有关部门电话投诉,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“没有办法”,因为“没有证据证明是谁泄露了你的隐私”。对此,上海复旦律师事务所专家认为,商家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,目前比较敏感的是如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这样直接的侵权行为,而对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敏感度则相对较低,这就需要在法律上逐步完善。此外,还要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,对公开泄露消费者隐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谴责。 (《中国商报》5.9)